close

還是先從自我肯定開始:在時限內努力讀完近一百頁的內容。

 

有了第一篇的研讀教訓和學習,讀第二篇的狀況顯然有些改善。可能一方面對形上學的東西比較有感,二方面稍微能跟上叔本華論述的調調,理解與掌握重點的能力好像有長進,三方面回歸以前唸書手寫筆記重點的老方法。整體來說,讀完第二篇後的心情是正面的。

 

讀第二篇《世界做為意志初論》的最大反省是:望文生義之風險~~~

(連這邊是否該用「望文生義」好像都應該檢討ㄧ下......orz)

 

我想反省的應該指的是「語言」這事的兩面刃。我們需要語言來幫助對事物概念的認識,簡化溝通與認知的過程;不過,每個人的經驗習慣和能力,對認知結果與語詞解釋,有時卻可能是產生誤解或困惑的來源。

 

這件事在讀第一篇時就有警覺了,但可真不是一個容易避免的盲點。

 

由於第二篇的重點在於提出認識世界的第二重觀點面向,也就是「意志」,「意志」當然會是一個串接全篇的概念和屢屢出現的關鍵字。

 

不過,一看到「意志、Wille、Will」,究竟會想到什麼呢?

 

叔本華先透過人來認知/認識自己為例來解釋意志的概念。作為人,他這個切入點不難理解。不過,當他接著推論,世界萬物從自然力(如重力)、無機的石頭、植物和動物都有「意志」時,我便一時感到困惑。

 

這就是望文生義的風險了。就自以為的理解,我解釋意志為一種意念、意欲、想要,好像是所謂有自我中心、有自我覺察力、能夠思考的人才會擁有的一種特性或本質,所以便自我阻隔升起迷霧,不解為何世界萬物皆有意志。

 

若回歸叔本華所指的「意志」,那是一種概念,個體最內在根本的本質,一種能解釋支配「為什麼你是你、你會這樣活動這樣感覺」的傾向、特性、本質。因此,這個概念擴充解釋到世界萬物上,是那個可以說明為何水往低處留、植物向陽生長現象的純粹的驅動力。

 

也許,當能夠清明地把「意志」這文字詞語視為那個「概念」的定義標籤或命名,好像就可以理解了。

 

接著在叔本華一連串的關於「意志」的推論辯證中,他提到柏拉圖說的「理念」。

 

望文生義的困惑於焉再次浮現。 

 

「理念」,一般大概會理解成一種想法、概念、相信的東西,而且有傾向習慣用這字眼造句的前後文。然而,在哲學解釋中,有些學者卻是以「理型」來稱呼柏拉圖的這個概念。

 

帶著想要釐清的想法,去找了英文,發現柏拉圖的「理念論/理型論」有兩種翻譯:theory of ideas 或theory of forms。

 

好,對於母語非英文的人來說,這錯亂得更嚴重了......好似form形式和Idea概念實在差很多,怎麼會其實在指同一件事呢?

 

那麼只好追溯回到古希臘文......原本柏拉圖的意思是還真的是跟看到東西的形狀、外表有關(vision, sight, appearance),這些可見之個別物質的特性都是在模仿一個完美的本質/形式(就是那個理念/理型/form/idea)。到後來的拉丁文和德文都翻譯成idea來表示。

 

不過這就是跨語言文本差異所造成的認知落差,因為拉丁文和德文中指的idea和英文是不ㄧ樣的”idea”(英文的idea相對只侷限在跟思考思想有關的概念上)。應該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有一派英文翻譯是用form,認為較貼近柏拉圖概念真正所指。

 

發現這個語言的複雜與曖昧,就很無聊找了一下第一篇講的「表象」是怎麼被翻譯的。德文原文用的是Vorstellung,中文翻譯為「表象」,英文則有三種翻譯 - idea, re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這三個英文字,對於非英文母語的人,就又有很不一樣的認知和解釋.......

所以,語言還真的對於認識和學習知識是非常關鍵的能力,只是單從字面推敲仍舊有其風險。

 

但更警醒的反思是:你看的東西真的就是那個嗎?

 

「事物的名稱不是事物本身。」

 

 

延伸閱讀:

http://vibrant2narrate.pixnet.net/blog/post/299709790-《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第一篇---讀書記

arrow
arrow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