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時間總是容易進入反省的狀態,把時間拉長來審視自己想法的演變,也許是有些洞察。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那「山」,可能是種人生的目標。

 

你先是模仿或參考某個東西,甚至帶著崇拜的心情,把它當作理想去努力。然後你發現,根本不是那一回事,否認否定當初的那個準則。有時候,這個階段是因為深感束縛、深感僵化、深感停滯,你必須放下、遠離、忽略,去嘗試不一樣的東西,也未必是否定。之後,你又發現,當初的理想目標並沒有不對,只是你有更豐富的經驗和自信,重新為它創造屬於適用於你自己的意義。

 

可困難的是,人常常走不過「看山不是山」的那個階段。

 

在否定之後,索性換了一條路,找到另一座山重新開始。或者,就進入鬼打牆的漩渦,因為常言道「成功有賴堅持不懈」。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教授Adam Grant曾在演講裡說,有許多名人確實是因為不肯放棄而成功,可是,有更多成千上萬的作家、音樂人和創業家,卻是因為不肯放棄而失敗。

 

他說,「堅毅」並不是要「持續去做失敗的事」,而是在A計畫和B計畫都失敗時,拓展對夢想或目標的定義,並找到新的方法來實現夢想。

 

重點是,不要放棄你的價值,但要願意放棄你的計劃。

 

要進入第三階段的「看山仍然山」,所謂的創意很重要,而那創意和創新,往往源自於在「看山不是山」時的ㄧ種願意開放和願意嘗試。

 

就把work life balance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當作這座「山」來看吧~

 

我確實相信,想要追求幸福與成功,人必須在過多和過少的極端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找到剛剛好。

 

所以,早些時候,我認為人生的理想是該尋求一個平衡點,工作與休閒興趣的平衡點,個人主義與公眾關懷的平衡點,理性與感性的平衡點。

 

然後在面臨一段難關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所謂追求平衡點的藝術,根本是種話術,其實是貪婪不知取捨的藉口。那時,我認為,人生要走下去,是要取捨,刪去、放下,而專注於真正最想要和最重要的東西,這樣才有解方。然而,當我不知什麼是最想要和最重要的東西時,我焦慮無措;當我發現有太多因素(包括我自己本身)阻撓我去追求那個最想要的東西時,我變得憤世嫉俗,無法放過自己。

 

忘了究竟是哪個轉折,鬼打牆一段時間後,我漸漸體會,人生的本質是一種平衡,不是理想,而是它本來就這樣,但每個人的平衡公式不同,平衡公式也隨著處境動態在改變,總是在不平衡之中擺盪,有時擺盪劇烈,有時狀似靜止的狀態但隱藏著邃動,至於有沒有停下的一天,大概只有等到生命靜止時才有吧?

 

如果人生和人性的本質確實是與許許多多面向有無限的交錯與互動,用天平來作為象徵的那種work life balance就不會是值得追求的,因為那意味著trade off,好像為了得到什麼你得犧牲放棄掉什麼。這大概就是我曾經認為的work life balance。

 

現在,或許更應該用「均衡」與「和諧」來解讀balance。

 

當我看到另外一位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Stewart Friedman的論述和比喻後,豁然開朗,對於work life balance有了更具積極思維的體會。

 

他說,想像人生是場四重奏,個人身心靈、家庭、工作、與群體/社群關係,各自是一種樂器。而我們活著的重點是,找出自己的音樂主題,然後讓這個四重奏樂團演奏出美妙的音樂,有時某樂器是主角,有獨奏solo,有時某樂器的旋律音量引導著整個動機,有時大家是均衡而協調的和聲,有時起落參差甚至是不和諧的,那都是你的音樂。

 

不過,就像四重奏團體一樣,演奏需要基本功,演奏需要排練,過程中會有嘗試、會出錯(trial and errors),會有失敗和痛苦(failure and suffering),彼此會不斷找尋一種整體性,往均衡的理想努力。

 

換了一種觀點來思考和落實work life balance,只要換上對的心態,每個人都可以累積提升「演奏」能力。

 

現在,讓我仔細觀省一下,我的四重奏出了什麼問題。

arrow
arrow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