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完成出差任務後,本來預計到大阪京都放風一下。

 

平日沒有看電視習慣,週一起床隨機轉開電視,便看到大阪地震的消息。六級地震可不是開玩笑的,震央只有10km深,且是垂直式的,電視台的鏡頭下,整個搖晃得厲害。沒多久內政部長官和安倍都出面回應。

 

第一條確認的事項是,沒有海嘯的疑慮。然後是一系列交通狀況的回報,主要路線都處於停駛,車站等待的人群眾多,枯坐在火車裡的乘客冷靜以待,補眠、吃早餐、打電話,接著陸續被引導出車廂,不管車是停在半途鐵軌、高架橋還是隧道裡,乘客都有秩序跟隨指示離開,彷彿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隨後陸續有災情傳出,地層塌陷的,停電的,火災的,傷亡的;相關消息也都持續更新。

 

感覺是個學習的機會,看看日本人如何因應這種天災狀況。突然覺得有需要下載安全通報的app,並且認命地讓這app可以用GPS追蹤我所在處。

 

check out東京飯店前詢問櫃檯,對方說還有空房,我就比較放心出門找間咖啡店工作處理事情。

 

但心情還是有些掙扎的,畢竟也是個對主題和目的地有所期待的小假期,難免一種想要僥倖硬去試探,但也介意著可能遭遇不方便和對安全的掛心。

 

所有資訊顯示,我最好別去關西了。

 

氣象廳說會有餘震,直到中午新幹線復駛消息仍舊不清,未知變數排著一列在那。

 

損失,頂多就是飯店no show不退錢,寫信去問去凹還在等回音,而訂好的演出看似有機會退費。錢事小,安全重要。

 

所幸東京總有去處,放空也是一路。而手握JR Pass,勢必得好好活用。交通便利的日本,選擇其實很多,如果想坐夠本,也可以殺去青森函館,就來給它自由發揮一下。

 

安排旅行總是如此,計畫趕不上變化。不先計畫有不計畫的風險,做好預定有做好預定的麻煩。

 

世上總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此時格外需要一些「知道」,讓自己安定下來。

 

我知道,決定不去關西了,就立刻可以採取一些行動:先安頓晚上住宿,再慢慢來想接下去哪放風。

 

晚上再看新聞,災情的報導更多。有位小女孩在上學途中遭到倒榻的圍牆壓倒不幸喪命,各級單位立刻檢討起公共安全與建築檢修的課題。而大阪周邊地區的交通依舊在檢修、分段恢復運行,據估計,有240萬人的交通受到影響。晚間六七點的畫面是,馬路上擠滿魚貫移動的人們,大家以步行的方式回家。而斷水、斷電、斷瓦斯的修復進度,當局相當謹慎估計表示會需要一週左右時間。

 

接著有專家評論,是否又是板塊地層活躍時間來到(聽說宜蘭和墨西哥都有地震),因此,還是提出提高警覺性的呼籲。

 

確實是該取消行程,另尋出路。

 

後來就收到大阪飯店的回覆,非常阿沙力接受全額退費。

 

這幾天行李都沒什麼拆包,東西也盡量不要亂堆亂放在桌上,大概是一種暫時性的警覺,心想萬一怎麼了,要盤算好隨身帶走需要哪些東西。

 

不過更大的反省是,在台灣時,真的一點準備和對應概念都沒有,大多是在災難發生後,才在社群網路媒體上傳播什麼救生包、逃生SOP之類的,但有多少人嚴謹看待並內化為生活能力的一部分?至少我就沒有,多少有心存僥倖加上一種宿命論的無所謂。

 

對比日本或更遠的冰島,面對天然災害,他們可一點也不心存僥倖,從體制、系統到個人,都有訓練有素的心態和處置步驟,這大概是種學習檢討能力上的落差。

 

生活如此,旅行如此。隨遇而安很好,但仍需心有警醒,不得心存僥倖。

 

接著還是乖乖跟知道我人在日本的親友們回報行蹤......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地震 僥倖 逃生 大阪
    全站熱搜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