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邀請幾位朋友來分享他們對於be a challenger的觀點與親身經驗,引發自己很多思考。

 

從他們的故事當中,似乎可以描繪出要作為一位挑戰者該有的特質與心態:

 

Be a challenger — 你充滿好奇心,你經常質問,常理是不是真理;你對不知可以如何下手的難題、對不確定性、對未知,有想要追求真相和真理的驅力,有種不服輸不信邪的意志;你有勇氣,要能夠接受打擊、抗拒、否定,因為挑戰的過程常常是屢戰屢敗;你有毅力,願意且能夠長時間花工夫學習、準備、實作、驗證、調整,發展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行動。Be/to be a challenger旅程中的一種關鍵心態 —「感受挫敗又抱著無限希望」、「勇於誠實質疑自己又同時有自信」,這是對自己內在強韌度的挑戰與淬鍊,透過累積經驗提升能力,提出且實踐新的觀點角度,創造作為挑戰者的價值。

 

從他們的挑戰者旅程,我反思、試問自己,我是否是個挑戰者?

 

基本上我的挑戰指數應該是低的,因為在個人性格和能力的培養上,規律是關鍵,完美是目標,所以在頂到框之前,在挑戰的都還是如何破除無法累積的障礙以達到目標,談不上去對「框」來挑戰。當然還是會對周遭與現況有所不滿,只是就算是想著、做著不同常態的事,我大多是低調,自做自的,也沒企圖要促成什麼改變或是打破什麼規則。或許有一部分的保守與保留在於未能釋放伴隨挑戰而來的衝突、爭議、困惑與困擾的壓力。因此,我通常只有批判(的想法),卻未必行動。

 

挑戰這事背後的「批判」意圖雖帶著建設性,即便挑戰者內心有種「視理所當然不那麼理所當然」的清明,但挑戰的目的究竟是出於一種自我實現、讓社會更進步的無私,還是出自個人的傲慢、魯莽的意氣用事或是扭曲的責難批判呢?

 

很多時候,外顯、挑戰體制的挑戰者被美化、被盲捧了。

 

這是一個無法以二元判準的狀態,需要警醒的地方是,如馬庫塞所揭露的,單向度、同溫層的生活與養成脈絡之下,有時人的意識好像就在這樣的環境思維之中被體制化、結構化、甚至不知自己已被造就、被壓抑,好似「自由地」生活在不自由的環境裡,喪失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因此也不意外,更多時候挑戰者選擇隱身或不挑戰了。

 

但弔詭也困難之處是,後現代的當代越來越破碎,也許沒什麼是牢不可破的絕對道理,也許事事都可以馬上認同又立即否定。甚至,你都要懷疑看似可以信以為真的真是究竟是真實還是擬象。

 

人之所以挑戰,大多為了追求一種理想性,來創造一個自己認為更值得生活、追求、有意義的世界。挑戰旅程中最大的制約和智慧在於夠不夠清楚真相和真理,對於自己、對於所處的環境。當代的挑戰也許更多在於如何從浮動與斷碎中找出理序與連續,而非解構破壞再重新建構吧?

 

話這麼說,就是一種框架觀念。

 

我們生來都被各種框架觀念限制著,個人的個性、個人的自我,對個人所屬群體、環境、體制的認知。想要不平凡、想要顛覆、想要突破、想要追求卓越,這也是一種自身觀念。

 

框架的本身就帶著挑戰與反動吧?挑戰的本身,都有自身的一種思維框架存在吧?當覺察到這點,挑戰者的旅程便啟動了,要走多久、走多遠、走到哪裡去?

 

這是ㄧ念之間的事,也是ㄧ生的事。To be or not to be(a challenger), that’s the question.

arrow
arrow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