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德國人對我的人生影響很大。

 

繼之前因足底筋膜炎回歸的馬汀大夫鞋之後,我又赫然發現小時候的愛牌勃肯鞋,總是關鍵時刻的良伴。

 

小時候德意志情結很強大時,曾經會想模仿德國人的招牌造型—Levi’s 501加勃肯鞋。但身材就不是德國人,整個人身材比例超差,腳板薄、窄、高足弓,勃肯鞋穿起來很痛、磨皮。

 

雖然喜歡它的造型設計以及製鞋理念,但腳不合,勉強不來,我人的調調實在跟它的調調也配搭不起。

 

這是一個挑腳穿、挑人穿的鞋子。妹妹們的腳板就是能穿,美感上也能穿出味道,所以鞋櫃裡還是囤著幾雙勃肯鞋。

 

這所謂愛牌的概念,總是停留在意念而無法與行動結合。但我跟它有緣就是有緣。

 

這一年來接二連三跛腳,急性期時不得不包著一大包濕草藥,不能有任何造型要求,只求腫脹和包紮的腳有鞋穿。但我是不會穿藍白拖也不會穿夾腳拖走路的人,自己的鞋子永遠只買了穿標準襪子厚度合腳的尺寸。

 

結果,唯一的出路就是勃肯鞋了。

 

Birkenstock Gizeh.jpg

photo source: http://www.birkenstock.com.tw/BS/main.php?Page=SA3B1C1&KeyID=A3B1A1181

 

剛好都可以避開包紮處,寬版鞋型剛好襯了腫脹的腳。

 

injuried feet wearing birkenstock.jpg

 

跛腳的時候,必需要有勃肯鞋。

 

 

勃肯鞋資訊

 

 

延伸閱讀:回歸馬汀大夫

 

 
arrow
arrow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