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一個月的身體狀況除了肩臂和腰骻的老問題之外,多了腳的問題。

 

年前因為動作不慎腳吃了蘿蔔乾,跨年假期出國又因鞋襪不妥還路走太多而中了足底筋膜炎。假期計畫不得不打折扣,天天和消炎凝膠與按摩為伍,慶幸帶了小滾筒,後悔沒帶肌內效貼布,深深感覺腳痛而寸步難行的鬱悶。

 

每次都是有傷的時候格外意識到身體部位在每日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我知道腳的生理性問題和小腿、大腿有關,也和脊椎骨盆的正位與腿部肌肉使用是否恰當有關。只是時間點過於巧合,就在送舊迎新的年度交際,一下子這麼密集不同處腳傷,不得不思考身體又傳達了什麼信號。

 

我自己覺得大概又是那種對未來方向與採取行動的困擾和恐懼有關。

 

腳支撐著全身重量,是全身最基底的部位,要站要走,都是從腳開始。站立時,感覺要腳踏實地;站穩後,到底要往哪去?雙腳所朝的方向,象徵著應該前進的道路。要踏出哪一步?腳踝脛前肌群需要收縮,然後腳底承接邁步後的體重。

 

腳痛時,最難受的真的是踩下去的那瞬間。所謂「躊躇不前」的箇中心情,心的不定與痛連帶著。

 

腳也是離心臟最遠的末梢,要有充足的血液和氧氣,才能讓養分帶到腳底。腳又經由小腿、大腿與骨盆核心軀幹連結著,攸關著身體的支撐穩定性。氣血不足,其實是沒自信。腿感到緊繃,是支撐吃力的緣故或腰背的負擔,象徵肉體和經濟的穩定性與規劃執行上出了問題。

 

臨床心理學家還有其他解釋。例如,腳痛可能是心中有太多負面情緒,態度消極悲觀;腳踝痛是因為對自己太嚴格,否定應該接受愉悅的能力。

 

方向未明於是焦慮,一事無成於是懊惱自我否定,無法開源只好節流壓抑......不得不嘆身心的連鎖效應與其中解釋的邏輯合理性。

 

告別腳痛煩惱的解方?

 

心理學家說,要釋放那些負面情緒,擺脫心底的壓力,原諒自己,多寵愛自己一點,增加生活的小確幸,學會享受生活讓快樂和盼望充滿生活,以獲得正面能量。

 

休假後確實重拾一些正面能量,情緒也相對穩定,是時候收拾逃避的心態,認真去意識:打算走去哪裡?打算怎麼走路?想要走得更穩、更優雅、更自信嗎?想要看到不同的風景還是看到更多風景的細節?

 

好好釐清,為2017設定具體目標,是療法之一。至於物理性的復健、按摩放鬆和肌力訓練,同步進行。

 

新年新展望,先從治癒腳傷開始。

arrow
arrow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