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source: www.asos.com
馬汀大夫曾經是我的愛牌,大約是在大學時代開始累積他們家的鞋。倒不是因為造型風格或另類次文化的符碼,而是因為鞋型好看好穿。工作之後漸漸「疏遠」因為這麼粗獷有型的鞋子和上班的dress code不怎麼搭調,又因為幾次搬家旅行,深感這真材實料工藝扎實的鞋子重量,實在成為一種負擔。加上鞋子的「年資」也久了,鞋底和鞋面的磨損,在必須斷捨離的時候有些不捨地把它們送進回收區。
這次倫敦行的規劃,或許是帶著某種懷舊的心情,莫名興起想要再買雙馬汀大夫鞋的慾望,但並沒有勢在必得的目標。
世事難料。
到了倫敦沒幾天就中了足底筋膜炎,出門時都是拖著刺痛緊繃的腳板。走沒幾下子就需要坐個椅子休息。無意也是刻意的閃進馬汀大夫的店,也就隨手拿了幾雙穿穿看。想不到,穿上馬汀大夫鞋走了幾步,腳板的痛感完全立刻大幅改善。
這果然是醫師設計出來的鞋,讓受傷的腳有所「歸宿」。(註:克勞斯·馬汀Klaus Märtens是二次大戰時的德國醫師。1945年,馬汀斯在休假時滑雪時傷了他的腳踝。他發現他穿的那雙標準配備軍靴,讓他受傷的腳走起路來十分不舒適,便於休養時以柔軟的皮革、加上氣墊作改良。)
不做二想,就敗了一雙挺過旅程。
回來看醫生之後被告知,我這種高足弓,還是最好穿鞋跟3-5公分且有充份支撐的鞋比較妥,而且以前搞壞小趾內翻有增生的第五趾骨突在那邊,鞋寬也需要注意。
自己就很自然解讀為要多補貨幾雙馬汀大夫鞋的意思嘛~
有時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巧合。
二十歲前後是個自我拉扯衝突的時期,想順著主流出人頭地、又想挑戰做些不同傳統的選擇,最終的行為與結果或許是保守的,內心的叛逆從鞋子的選擇隱晦地得到一個出口。
所謂有事業心的時期,身旁成功的前輩都跟我說「一雙好鞋讓你成功」,因為可以獲得一種從足底湧上的自信和舒適,他們特別推薦Bally、Tod’s、Ferragomo的鞋。價格對當年是個小咖的我ㄍㄧㄣ了一點,雖我也了解配備是態度的展現、fake it until you can make it,我不是不想成功,但更單純覺得那不是我。
現在處於一個需要重建自信、回歸本質、找到自我價值的詮釋的時候,馬汀大夫鞋突然又跟我對話了起來。
Rebellious Self Expression? Badge of attitude and empowerment? 是這樣嗎?
也許只是單純想好好照顧我的腳,然後穿著窄管褲配上馬汀大夫鞋,被自己看起很細很rocker的小腿給迷惑而自我感覺良好。也是一種「從足底湧上的自信和舒適」吧?
http://www.drmartens.com/uk/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