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閒聊,朋友丟出一句「你根本是自律之神了」,我真有受寵若驚之感。

 

「神」稱有點誇張過分,但自律,我應該確實是高於平均值。

 

我猜想,朋友的評論出自我的一些行為模式:可以不分週間假日每天7點起床,可以規律上課不受惰性影響,可以在不受外在監督或要求的狀況下,自己按部就班、按計畫時程做事。這些認知,其實都是相對性的,相對每個人不同的行為模式。

 

每個人都有自律的能力,只是有人比較常施展,有人發揮起來的效果比較好,而其他人沒那麼不常用而已。

 

有趣的是,在某派心理學的人格分析中,所謂的自律倒不僅是這種按表操課的行為模式,而是一種u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感受、感覺和行事的能力。最直接展現的面向是能夠控制食慾,然後能夠控制情緒。反之不亦然!

 

神準…..

 

我一直記得,有人說回教徒齋戒真正的目的在於修煉自我控制。這我相當認同。連自己的食慾都不能控制時,自己還能控制什麼!

 

所以每每暴食狀況出現,我就知道自己出了問題......無法控制食慾的現象,我視其為其他問題的徵兆,自律能力的弱化。

 

不過,著名身心靈整合療癒醫學的Deepak Chopra醫生指出,無法控制食慾是種身心交戰的結果,而非徵兆。心情不好就想吃東西,用不健康的食物滿足飲食衝動,不餓也狂吃,大多是因受到情緒干擾,問題可能不在口腹之慾而在心靈滿足的欠缺。所以Chopra醫師建議,覺察身體和情緒,往往就有助於處理食慾不受控的狀態,而找到除了暴食之外的對應方式。

 

他說的也有道理。比照個人實際狀況,我可能妥善控制了情緒(例如沒抓狂或翻桌),但壓抑的不滿需要出口,於是便暴食了,結果是,並無法控制食慾。自律,只做了一半。

 

雖是不同因果次序的結論,倒是同樣點出「覺察」和「自我意識」的關鍵性,以及人背後帶著想要活得更好的意圖,不論是希望身材好、自我感覺好,還是希望透過掌控生活而獲得更多自由。

 

覺察、選擇、行動,這是自律的關鍵。

 

既然如此,自律這件事當然是可以學習和鍛鍊的。

 

有個類比很貼切,自律就像肌肉。肌肉過度使用是會耗竭疲勞的,不過經常鍛鍊則能發展強化它。

 

這也為什麼,好好掌控食慾、選擇飲食,有助維持身材,增強健康形象和自信,形成正向循環。但減肥過度強制飲食控制,自制力潰堤時的大暴食簡直就不可理喻......(不過還是某種自律使然吧?暴食之後我都用大量運動消耗熱量,先消除帳面上、生理上的不平衡...至於罪惡感和對自己失控的責備,就能有待情緒覺察管理來重返掌控自身的狀態。)

 

偶爾接受失控的情況發生,不帶批判,也是需要練習的,這應該也要是自己能夠掌控的。

 
arrow
arrow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