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書名/片名也太難記了。
來到售票櫃檯......
我:我要看七點的......(嘗試要把片名說出,大腦運作中)
售票青年:(快速接話)日間演奏會散場時嗎?
我:嗯,對。(鬆了一口氣)
輪到排在我後面的一組輕熟女買票。
女:我昨天晚上訂了票,(一邊在瞄她手機上的訂票紀錄之類的)是.......ㄟ......日.......間......
售票青年:(快速接話)日間演奏會散場時
女:嗯,對。(鬆了一口氣)
這賣票青年很靈光,還是已經遇到太多沒辦法一口氣念出來的觀眾?
總之,去看的人還不少,尤其輕熟女。她們大多會在開演前或看完以後,跟著福山雅治的看板合照,興奮加嬌羞的表情。
《日間演奏會散場時》,小說介紹洋洋灑灑,作者平野啓一郎被譽為「三島由紀夫再世」。書我沒看過,也無所謂影視化與文學之間的距離或失真問題。
五年內見過三次面的男女,認定彼此是命中注定。然而因為一次該見而未見到的錯過,就個別於原本的未婚夫和忠犬般的經紀人結婚,直到某一天........
也許書裡還有針對藝術/音樂、時間哲思、命運之類的探討,也許書裡對角色的內心世界還有著墨。就電影本身,劇本寫得蠻爛的。什麼大人的絕美戀愛,沒有說服力,沒有感動。
演員還不至於到演得爛,只是很無聊。
我從來不會認為福山雅治是演技派,從他年輕到現在,總是演那幾個表情。只是說,那幾個表情跟他的顏值相互襯托,要演好也不算容易。
石田百合子也算hold得不錯,但她大致是苦瓜臉加上日本女性溫柔微笑兩號表情,就這樣從頭到尾,害我只好關注她的穿搭。
差不多兩個小時,算是靠著還不錯的吉他音樂和城市鏡頭(巴黎、紐約等等)把片子撐完。我沒有任何留戀地離場。
對於花掉的兩小時時間心有不甘,但我承認,是福山雅治讓我去看這種老掉牙扯蛋愛情電影,所以只好自己認了。
說巧不巧,看完電影沒幾天收到久沒聯絡大學同學的訊息,沒加上什麼話語,純粹轉了一則新聞:福山雅治大悲無言要粉絲為師弟(三浦春馬)做一件事。
再把這則訊息往上刷,上次同學的聯絡寫著:「看到這則新聞想到你:福山雅治結婚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同學把福山雅治和我放在同一個檔案夾?
他的日劇我看不多,歌完全沒聽過,也不會follow他的影視活動。福山雅治啊~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第一次認識福山雅治的日劇。題外話,江口洋介屬於老了之後比較好看的那種。)
我大概曾經散播過「我覺得福山雅治很帥」這樣的訊息,然後被人解讀為「理想對象當像福山雅治」。
初識日本朋友時,只要開場聊天出現「你覺得哪個日本男明星帥」的話題,講出福山雅治就會取得日本朋友的認同,得到類似「你眼光不錯但也條件很高」的眼神。
遇到「想幫忙介紹朋友」邀約時,我就會用福山雅治的外貌條件類比樣板來應付,所以也就從來沒有人介紹成功過。
他是個讓我交不到朋友,又讓我交到朋友的一個存在,本人外貌協會之一種品味標準的象徵。
其實我知道,他是一部分理想自我的投射,和逃避或拒絕現實的藉口。
去看這部電影大概更像是去回顧自己。
好奇看看中年男神究竟是崩壞還是走出大叔新高度,根本是想驗證自己的審美品味究竟是雋永,還是幼稚膚淺。
今天逐漸成為「大人」,難免有種感嘆會被淘汰的焦慮:當你的觀點不再得到認同時,當你不再能夠創造價值時,你也就可有可無了。此時,你是否有籌碼選擇急流勇退、見好就收,還是只能苟延殘喘在歲月與後浪的沖刷中,無聲且留不了任何痕跡地被退場?
或者,你帶著勇氣,相信自己,繼續追求自認的幸福?
電影中,鏡頭打光、穿搭設計、特寫角度等等的塑造下,看到曾經怎麼盛世美顏的男神面對歲月,儘管魚尾紋、下垂的皮和鬆弛的下巴已無法遮掩,還是努力hold住,不輕言放棄,男神還是要帥氣。
散場時,也就回到現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