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對文學的興趣略略提高,去看了《天才柏金斯》。題材本身有趣,探討編輯與作家的關係,千里馬與伯樂共創非凡,開啟美國文學與出版史上的新頁。角色刻畫上,選擇著眼在Perkins與Wolfe,附加兩人與其家人/愛人/友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對這部片的感覺就像這部片呈現出來的氛圍,平鋪直述,沒太多亮點火花或驚艷。劇本不算太出色,但也不至於有大問題。要談文學、要談編輯、要談時代、要談裡面每位角色,也許看書更能發現中間的生動真摯的關聯。演員陣容各個有扎實能力和成績,選角的合適性,也許是我看完較遺憾的部分。

 

演員的外型和年齡實在距離真實人物有段距離。最大的敗筆應該是由Jude Law來飾演Wolfe吧?Wolfe可是個190多公分的大塊頭,當時年少氣盛、直爽不羈、精力過人,以致身高183俊美的Jude Law總是演得極度誇張,超過得太費力,超過得顯得膚淺。

 

與Wolfe關係匪淺的兩位,一位是亦師亦友亦父的Perkins(Colin Firth飾),一位是最後分道揚鑣的紅粉知己Aline Bernstein(Nicole Kidman飾)。

 

43歲的Jude Law飾演即將30歲的Wolfe和56歲的Colin Firth演45左右中年男子Perkins,看起來就像是兩個中年男子(但我也Bromance不起來.....),生不出父子感。

 

Aline Bernstein跟Wolfe可是忘年愛,女大男小兩人年齡差18歲,具敘述,Aline是個瘦小精幹的猶太女強人,但Nicole Kidman可是180公分大塊頭,外型年齡看起來跟Jude Law差不多。互動上,似乎過於太強調女人在戀愛依賴性的部分。

 

至於Colin Firth所飾演的Perkins,Colin Firth感覺比Perkins本人威重感還要強烈,儘管他一向很能詮釋這種低調悶暖男的角色,可惜劇本限縮了這個角色的層次,他的表現只是稱職,未到出色。

 

《天才柏金斯》確實擁有稱得上水準的陣容,但選角的失誤,大概得為不夠理想的成績承擔部分責任。

 

選角是門藝術,也是門學問,尤其在真人真事的戲劇製作,外貌的相似度到底有多重要?演技的要求又能補足多少人物的血肉呢?外型確實有助演員和觀眾更快速進入角色,但外型也成了一片濾鏡,讓人把所見的印象理所當然化,無意中忽略更多細緻的表演精華。

 

我相信所有的文本都是再現,就算經過了再嚴謹的考據,事實上也不可能100%重現,因為人是複雜且動態處在不同時空脈絡中。

 

回到現實面,不管是電影或劇場,最終都得考慮票房,難免需要所謂票房明星光環以行樂觀的推估,來說服製作人/出資者與觀眾掏出錢。讓角色之於故事產生意義,讓角色之於觀眾產生同理,卻又是票房能否叫好叫座的關鍵之一。明星也可能陰溝裡翻船,而有些黑馬一夕成名。或許選角有其統計經驗值的客觀性,但有時也是主觀、運氣的賭注。

 

演技方法論很多,無所謂好壞。真正好的演員過人的地方是他們投射的能力。他們在外型、肢體動作、聲音腔調上下足功夫,更深入探究感悟的是角色的內心與整體背景環境。在角色裡,在觀眾面前,他們讓自己與角色的精神、神韻融合為一;但同時,他們清楚知道自己投射、詮釋演繹角色的定點在哪,所以非常堅定,不會搖擺、不會譁眾取寵為求認同,卻被看見。

 

然後不得不感嘆,電影會miscast,人生角色也是。一旦miscast,就無法重來了......

 

只是,我們可以是自己的casting director,希望可以。

 

 

延伸閱讀:

這個網站比較了《天才柏金斯》電影與真實世界的落差: http://www.historyvshollywood.com/reelfaces/genius/

 

 
arrow
arrow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