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ogo anniversary sales Apple Daily.jpg

Photo source: Apple Daily TW

 

 

又到了週年慶的季節。但也沒真的那麼大考驗。

 

人越老,錢越緊,體力和耐性越差,就越懂得節制。畢竟,在週年慶衝鋒陷陣的動機已經越來越薄弱,多虧百貨公司的促銷檔期也越來越多,讓消費者得以把消費需求平均分攤,購物欲定期釋放,等到週年慶時,坦白說也沒那麼缺貨。

 

同時,越來越多的公司會試著分散週年慶對人力與業績的壓力,他們鼓勵客戶預購,並趁此機會回饋VIP客戶。例如以免費護膚的方式,把人call來,附贈精美下午茶甜點,然後拿出週年慶特惠方案,就讓客戶墮落。客人很難在這種吃人用貨又讚美連連的狀況下全身而退。

 

好處是,先買先拿,不用困在人群中擠。麻煩的地方是得應付百貨公司金流規則,還是得再跑一趟重新刷卡、換禮券等等的手續。

 

雖然如此,我總還是會參與一下,不見得是敗家,大致是幫大人們跑腿,把禮券和贈品A走之類的,順帶觀察消費狀態。

 

商家的暖身動作不外乎DM、簡訊、email、報章專刊、搭配信用卡的優惠消息。若你是大咖,業務小姐可能會給予可個人化的消費提醒。

 

決戰場還是在現場。

 

某牌生意好到必須調香港分公司的櫃姐櫃哥或辦公室內勤前來支援。某些牌的櫃姐櫃哥太囂張,彷彿不缺訂單,只想結帳,嫌你問東問西煩,怪你不先做功課,急著想接點菜客。某些牌還能依客人狀況繼續執行服務流程,只是是在非常擁擠和吵雜的環境之下。

 

但不管遇到哪一種業務,在週年慶買東西還是累。也許因為感受上的撿到便宜是以其他代價支付,你的時間,你的體能,你的耐心,你買錯買多的悔恨,很多時候消費者火氣其實很大。看到有插隊意圖的人就立刻火冒三丈,有人從身邊擠過擦到他裝滿東西的超大紙袋就不爽,有人忙著用手機打發排隊時間忘了前進就翻白眼。可能結伴同購的人心情會比較好,等待時有人聊天、需要時可以一起湊quota、排隊可以分頭進行,但也少不了一分頭等來等去在人群中失去對方的風險。

 

有得必有失.......

 

今年週年慶出手很簡潔,算是有在計畫之中衝完。這麼兩小時,買完、換完禮卷走人,不坐手扶梯,不逛不看,在百貨公司裡都是點到點直線移動。一回到家,把所有DM全部丟到回收桶,把所有簡訊刪除。所謂「第二波」優惠快報,連塑膠膜都不要拆,就直接回收。結束這一切。

 

或許也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在歷經過斷捨離的痛苦和手頭變緊後慢慢看開,減少物慾。這段檔期到百貨公司周邊,還是強強滾。專櫃銷售人員一樣摩拳擦掌,排隊人潮依舊,但也沒發現什麼新的市場花招覺得可以當做零售創新的例子。唯一不同的是,現在也有中國港澳的遊客加入戰局,他們似乎對台灣的週年慶消費習性感覺很新鮮。

 

許多新時代數位消費者,不論是社群媒體的高度使用者或是所謂智慧app/消費平台,總是喜歡說,有了xxx攻略懶人包、試算、優惠紅利整理,讓人輕鬆省事撿便宜,不受業者眼花繚亂的促銷影響。但或許「越聰明」的,越在不知不覺中讓錢從指縫流出去了。

 

最近Deloitte一篇分析零售數位落差的研究說,(在美國)越是將數位工具平台與社群媒體置入在其購物流程之中,越容易買越多樣東西、花越多錢、越快做出購買決定。同時,現在消費者主導自己購物決策的比例已經高達七成。

 

【忍不住附註:雖是出自Deloitte研究報告,但歷經Brexit和Trump勝選之後,對於任何一種調查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偏差都會帶著高度警慎的眼光解讀...】

 

換句話說,買或不買,消費者自己控制。換句話說,數位落後者有他/她獲得的好處,似乎是更能省錢、感受到減法生活的必要和輕鬆。(儘管如此,還是對本月飆高的刷卡金額感到警醒......)

 

 

參考資料:The new digital divide

 

arrow
arrow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