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光復南路真的是一段令人惱火的路程。路窄、車多、十字路口紅綠燈多,車流經常擁擠,車速緩慢。過去好幾次因為行車光復南路而落入開會或赴約遲到的困窘。

 

若坐上公車,對耐性的考驗更上一層。

 

公車行駛不只因為車流總是走走停停,為了載客還需要閃進閃出不同車道。不知是否因行經巴士路線關係,沿途總會有許多熟年人士搭乘,他們的步調讓這種緩慢滯留感更為顯著。

 

有些司機為安全起見,會貼心等待他們移動就緒,並緩和起步和煞車的動能。有些司機可能跟我一樣缺乏耐心,又同時「積極」回應路況,急停急起步的動作頻頻,導致這些熟年人士還不及找到座位或可抓妥站穩的位子,搖晃狀況顯得險象環生,增添焦慮。

 

路程明明也許是相同的15分鐘,和走公車專用道差不多,但卻感覺超時,可能因為有個實現得不夠快的目標(我想要順利快速到達目的地),感覺人別沒做應該做的事(司機故意拖拖拉拉、錯過紅綠燈;乘客還在磨蹭什麼,趕快上車啊~)莫名擔憂會趕不上預定時程,然後就暴躁了起來。

 

這種失去耐心的感覺很不好,背後是種挫敗感,意味進程受到堵塞,需求無法滿足,而感煩亂與難以忍受。這也許與個性有關,但也許身處科技文明進展快速的當代,我們習慣於更快能夠取得想要的東西,以致不再視耐性為理應具備的美德或能力,對於接受不如意的耐受度大幅降低。

 

突然理解到,為何有時步調緩慢的人們是快樂健康輕鬆的。像是泰國人,面對簡直到了誇張地步的曼谷塞車狀況(可以動也不動20 分鐘,計程車跳掉好幾十塊),所有人都還可以笑瞇瞇,「唉~~哈哈哈~」大概只有這樣的狀聲詞組合。既不批評幹醮無能政府毫無應對作為,也不鬼罵其他用路人。反正急也行不通,惱火困擾到的是自己,他們就是可以好好度過塞車等待的時間,就是有辦法釋放壓力,

 

不良交通狀況、等待、排隊,確實是磨練耐心的一種方式。我只希望耐性 意味著等待忍耐的能力,是有意義的,是種真正的心平氣和,真正的積極。

 

我們傾向於害怕「停止推動、停止前進」的後果,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我們能否相信,速度是自己是可以控制的?就如同在科技的當代,to click or not to click,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於是,耐心,也就是一種力量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耐心 耐性 挫敗感
    全站熱搜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