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可否認,健身房是可以進行高效率身體鍛鍊的地方。不論是心肺有氧、燃脂、重量訓練,都可以非常目標導向的選擇訓練方法。

 

去健身房最頻繁的時候是大學時代,因為壓力情緒暴食太頻繁發生,總需要採取極端手段來化解暴食之後的壓力。那時目標很單純,就是卡路里消耗極大化。因此,總是尋找最有效率消耗卡路里的機器。腳踏車令人沮喪,大腿都快抽筋了才消了10幾卡。最愛爬樓梯機和越野滑雪機。前者我都會把速度調很高(踏板很輕的意思),為了避免陷下去起不來,我必須使力撐住扶把,於是造成雙重錯覺,好像消耗很多卡(但其實應該只是機器數字設定的結果)又練到手臂。後者是真正全身性協調運動,不只肌力練到,還達到延展腳後筋的效果,貨真價實的運動,又不無聊(自己幻想是在雪地森林裡越野滑雪)。只不過這機器的秘密不是只有我知道,所以總是需要運氣才搶得到位子。

 

但坦白說,健身房的活動雖然效率高,但相對無聊。

 

隨著年齡增長,嘗試過的運動種類變多,對身體訓練的知識也增長,開始了解凡事不是只有卡路里,加上台灣健身房制度不符需求,運動選擇的清單上就刪去了健身房。

 

直到上週出差,心想每天應酬吃飯交際對維持身材實在不是好事,下定決心要好好使用飯店的健身設施,終於重返健身房了!

 

與當年大學時代的健身房設施相比,其實設備部分好像進展有限,或許身體基本鍛鍊需要的就還是那些功能。

 

第一天去時,很有企圖心,打算心肺有氧先來個40分鐘,再做重量訓練。ㄧ站上滑步機,先是搞半天選單按鍵,好不容易開跑,機器一下自己把我原本的有氧模式改成手動模式(大概是因為增測不到心跳的緣故吧?),還不到五分鐘,大腿肌和手臂肌馬上就上工了,快速有了有氧的感覺,可是無聊感也馬上出現。在機械性動作下,覺得時間過得很慢,能夠覺察身體狀態的部分也有限,一時之間沒出息地冒出要不要縮短時間目標的念頭,有一搭沒ㄧ搭的和「撐下去」的意念戰鬥。於是就放棄注意時間,專注在維持速度和聽音樂上面。不得不說,好的workout音樂真的能讓人有事半功倍的感覺。

 

就在「好無聊」和「哇~有心肺到」的念頭之間反反覆覆,倒也完成了目標,滿身大汗還是帶給人運動的滿足感。

 

接下來做重訓當然要使用一下設備。這些機器不愧是有運動科學的基礎,與一般啞鈴或無負重的訓練動作相比,機器對肌肉訓練的針對性非常精準,或許這也是在對身體解剖和肌肉覺察能力提高後感受特別深。只不過,訓練菜單的搭配和效果極大化,還是有專業教練規劃指導會比較好。

 

接下來幾天,時間不夠做心肺,就把鍛鍊重點放在使用肌力訓練的機器上,但暫時看不到肌肉的增長......

 

我想,健身房對意志力的鍛鍊其實效果跟目的性鍛鍊一樣好,因為相對無聊、變化少、腦袋忙碌狀況較低,更需要一種撐下去的毅力,才能好好享受大汗淋漓和看到身材改變的成就感。

 

不然,可能需要一具美好精實的身體在眼前當作一個目標,以自我鞭策......

 

總之,no pain no gain,這是健身房的指導原則。下次再回到健身房,可能有是出差住飯店的時候了。

arrow
arrow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