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偶然看到一篇《零工經濟:找到好工作、有更多空閒時間、為理想生活找到經濟來源的完全指南》(The Gig Economy: The complete guide to getting better work, taking more time off and financing the life you want)裡的文章。

 

原來我該叫自己打零工的。

 

gig本來指的是音樂家或演員現場演出的表演,其實也是指工作,特別是兼職的那種。自從科技發展應用快速突破,許多時間空間的既定限制不再,各種不同的平台、程式、軟體,成為工作媒合的有效工具。這種「打零工」的服務提供模式,也自成一種經濟運作生態。例如,Uber的興起和零工經濟的浪潮就有著相當關聯。

 

工作與職務之間的區隔,將越來越明顯,這是破碎化時代的特色。有越來越多的工作(work)會從職務(job)中切割分解出來,工作中不同的活動(activity)或任務(task)也可以分離。然後,視狀況,有各種重組的可能性,有各種替代安排的方式。

 

根據McKinsey’s Global Institute的調查,在美國與歐盟目前工作年齡人口中,有二到三成是承接獨立性工作,這比例正快速成長中。報告中也提到,這些獨立工作者之中,有七成的工作者是出於自願的選擇,有三成是因為經濟上的需求。

 

《零工經濟》這本書的作者Diane Mulcahy分析,零工經濟裡有兩種極端。一種是擁有專業技能、深厚專業知識經驗、具創業精神的工作者,他們希望「有選擇、自主、彈性和掌控力」,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創造意義,能夠自在發展自己的收入金流、推銷自己、與人建立關係、協作善用零工經濟中產生的機會。

 

另一種是低技能、低工資職位的服務業工作者,經常擔任一般全職工作中被認為「糟糕的職務」。這裡面有些是被傳統工作邊緣化的工作者,現在在零工經濟的趨勢下,得以擁有選擇。

 

這兩種類型的工作者,都有機會成為零工經濟中的贏家。

 

以帶著某種成見或既定印象的定義,我確實是個打零工的工作者,但修辭點說,就變成「機動人才」了。

 

看似具備新經濟潮流下存活的條件,我卻也是為錢所困。因為機動的本質,如何讓客戶知道、確認需求、能力與價碼的媒合、執行時快速做出成績建立價值,永遠是鞏固商機的挑戰和門檻。專業是必要的,但建立關係更需投資,往往還是要雙贏才好往下談。在不依賴平台也沒有經紀人的狀況下,要讓客源和金流不斷,令人苦惱卻也是關鍵的存活眉角。這也為什麼我還蠻想知道書裡寫的第三部分「financin the life you want」。

 

只是大概可以猜想到,內容不脫美國人擅長的那種套路吧?像是積極推銷自己、建立使用人脈、勇於networking之類的。

 

認識了「零工經濟」這個詞,倒是對我有些幫助。下次再有人要求自我介紹時,就說「我是個打零工」,顯然是個能夠驅動好奇心、建立對話關係的引子。

 

arrow
arrow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