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kull.jpg

photo source: https://sites.google.com/a/umich.edu/bluelink/curricula/first-year-medical-curriculum

 

回頭再看半年多前豁出去的決定,覺得是正確的決定。

 

當時生活的挫折感之下亟於寄託一個目標,就繼續註冊新的線上課程。會說「豁出去」是因為已有過「隔行如隔山」的經驗,竟膽敢再次挑戰自然組科目,還選了解剖學。

 

第一個Module是骨骼肌肉和皮膚系統,心想之前上過運動解剖學概論又自己有一搭沒一搭地在翻書,再怎麼痛苦應該最終對於自己的健康人生還是會有好處。

 

帳面上四週的課,我延期好幾次之後終於上完。

 

的確,隔行如隔山的狀況比與預期的還要慘烈。這次是道山脈,高聳入雲端。

 

第一道門檻還是語言。大量拉丁文語源的專有名詞和特定用法簡直給人上語文課的附帶助益(希望因此以後記英文單字會更厲害.....)

 

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學乖認真記字源,稍稍增進記憶力。

 

骨頭的(osteo-)、關節的(arthro-)血液的(hemo-)、心臟的(cardi-)、神經的(neuro-)字首相關的,內的(endo-),低於、下面的(infra-),在內的/內部的(intra-)四周(peri-)、表面的(epi-),字尾相關的,-blast, - cytes, - ase 。可以很像拼圖一樣把字組合起來,猜字準確度也略有提升。

 

更大的收穫是擴充字彙庫。儘管用的是相同的字眼,在每個專業之中,那意指可能不同。

 

像是process, projection這種看似常用的字眼,在我慣常接觸的領域,談到projection大多跟計算預測、影像放映或(心理)投射有關,process則多指流程、過程、製程、加工,reflection是反射、反思,但在醫學專業用語上,projection是突出物、隆起;process 變成「突起」,reflection是皺摺的意思或是把肉切開翻開來。幾乎不太能用原本的認知來理解。

 

稍稍有點「素養」的字如articulate,在我熟悉的範疇中用到時大多關於「清楚表達、口才口條」之類的。在醫學專業用語上,articulate就是指形成關節,所以講到articular, articulation,都在講關節。

 

這個發現讓我覺得自己很扯......在上身體訓練課時,老師說到full range of articulation in  movement,自己還解譯成,要好好訓練身體才能讓身體有充分的表現力(概念上是沒錯);但回想老師這話的前文,講的是怎麼訓練關節周邊肌肉以有效安全進行關節各種活動方向,這裡的articulation講的關節全面向的活動度和控制。

 

不過,之所以稱關節articulation,就是說是讓兩塊骨頭之間可以產生各種活動,而活動不就是一種表達嗎?好像也不致於是跳tone太多就是了。

 

所幸線上課程都有逐字稿,否則聽老師飛快說過這些專有名詞,不僅可能沒聽到、聽錯,聽到也不見得拼得出字.......(一晃神可能還把發炎inflammation聽成information,但話說身體發炎反應也確實是一種身體傳達的資訊,告訴你出事了.......)所以真是需要很虛心又小心,不能有邊念邊沒邊念中間,得從前後文中意識自己認知的破綻,只要覺得怪怪的,對猜字沒把握,就要乖乖確實查字典。

 

查生字做筆記的時間實在很多,連拼字都需要檢查有沒有寫錯,因此進度緩慢。

 

學骨骼肌肉系統還是遵循著先骨骼、後關節、再肌肉的順序。第一週的課當然都在講骨頭,大概論之後的第一個部位單元是頭顱骨。影片中老師抱著一顆頭顱骨,翻來翻去,指出這裡有凸起,這裡有凹下,這裡會裝什麼,哪條肌肉接在這,哪條神經從這裡穿進來經過哪裡穿出去........

 

Shakespeare skull.jpeg

Photo source: http://news.bbc.co.uk/2/hi/7749962.stm

 

聽著聽著,3D空間感的認知能力受到挑戰和刺激。手邊沒有一顆頭顱骨,又沒有3D觸控輔助學習工具的話,靠的就要是想像力。

 

除了想像力,可以幫助學習的工具還有畫圖,否則一定是ㄧ團混亂,記憶模糊。意想不到,居然需要重新練習畫圖這門技術:抓比例、抓空間、抓細節、還要複習怎麼畫陰影啊~只能說久沒動筆,嚴重手殘!

 

到了皮膚單元,畫風就不同了,需要著眼於每層細胞的差異,以及細胞中間那些插進去的腺體。如果有時間的話,畫皮膚可能有種療癒效果,一顆顆細胞慢慢畫,畫圓的畫扁的,一層層疊,可以放空。

 

不管是什麼筆記法,總是希望可以順利通過小考。其中Labeling test最有考驗,才教完一顆頭顱骨和中軸骨,認部位的小考居然有101題!如果是close book,我死定了。

 

頭顱區不管是在骨骼單元、關節還是肌肉單元,都是我的罩門,雖說它也真的很複雜。想起作為眼科、牙科、耳鼻喉科醫師的親戚朋友,佩服起他們。我想起知名演員們,可以那樣控制自己臉部的肌肉來傳達各種情緒表情,佩服起他們。

 

一個不屑的翻白眼動作,背後這麼多肌肉在工作(難怪現在人都說這叫做「眼球運動」)。更別提許許多多看似微小的口腔動作,攸關吞嚥和說話,如果出了問題,對生活和人生的影響可能超過膝蓋痛或下背痛。也因為他們的微小,沒出事前都視為理所當然,也沒想過要去訓練強化他們。

 

還是ㄧ句老話,了解認識更多人體,就更需要深深感恩,感恩自己的身體,感恩養育照顧的父母,一路長到這,暫無大病痛,先天尚可,後天繼續努力中。對人,也必須有更多同理心。

 

老師教課倒是很輕鬆,很帶感情,她會說,「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塊骨頭/一條肌肉了~」、「這個字真是解剖學裡最惡名昭彰(有夠長)的一個字」、「你們別害怕,我上解剖學前也不認識這個字啊…...」「為什麼解剖學專家要這樣搞你們呢?生出三個字彙但明明都是在講同一個東西呀!」

 

或許,這是學習的一種心態。學術,必須要帶著感情,才學得深,學得透徹。可同時,得有些生活感和自我解嘲,才能度過乏味艱困的部分。

 

想起之前上運動解剖學概論時,第二天上課前老師拿了一堆骨頭來考試,open book,但每塊骨頭只有20秒時間反應,所以根本沒時間翻書啊~他說,他不求死背,因為工具書本來就是拿來用的,但有些東西必須熟練內化,因為對於這個專業最基本的「常識」,必須有信手捻來的自信。

 

到目前為止,骨骼肌肉解剖學也算學了兩輪,可是距離內化真的還有一段路要走。結束了第一個module,單字還是記得不夠熟,字可能拼不出來,頭顱區還是只有小考時有暫留記憶,哪條神經連哪裡模模糊糊,牽連肌腱韌帶的部分,也搞得不夠清楚。心虛和不踏實感頗為強烈。

 

同時,在思考動作模式或怎麼有效拉伸或放鬆時,就知道很多基本真的不夠熟,所以無法自己判斷為何拉伸法A比拉伸法B有效,要鬆哪條要按A比按B有效之類的。

 

可以具體說明課本到實務距離的部分就是,圖示說明畫出來的肌肉、實際大體解剖看到的肌肉、自己身上的肌肉和別人身上的肌肉,還不見得可以同等精準指出是哪條。(也難怪自己按某些點都覺得還好,但專業治療師就挖進去某條深層肌肉讓人痛不欲生.....)但總是有個安慰,認真做筆記至少知道去哪裡找資料。

 

這次學習有個體悟:只要想學,一次次學,重複學。

 

自我學習模式本來就跟以前在學校當學生那種不同,總是有更強大的內在動機,但也少了包袱和壓力。像是測驗,是為了知道自己學多少、記多少,不是為了成績,所以也不會好好複習幾輪才去考。(雖說以前很多努力念了考高分的東西現在也早就忘光光.......)

 

既然不是真的醫療專業,可以給自己一些空間慢慢學。遇到就查,就再記ㄧ次。遇到Black Friday促銷,索性下訂解剖學習的app,沒有藉口不複習。跟醫生或治療師對話就還是走素人路線,不恥下問「這是哪一條」,直到熟悉為止。越實務相關,越常接觸,就越會有連結感吧~(只拜託不要再用受傷給我「實務」感......)

 

隔行如隔山的學習會給人學海無涯要謙虛的體認,同時也在檢測學習的意志力。上完第一個module我就想,神經內分泌心肺生殖的module就先算了吧!

 

時隔幾個月,發現有微腦霧現象(本來有用力記起來的「胸鎖乳突肌」拼字,現在只記得SCM了......可惡!),該找點難學的東西,來活化腦力。加上近來不知是節氣還是其他緣故,健康出狀況的消息很多。一些過世的名人,進急診加護的長輩,準備住院處理問題調養的前輩,同齡的親戚朋友痠痛腫、不調、氣虛血虛淋巴塞住等等,自己也粉刺痘子爆發疑似內分泌失調、舊傷復建狀況下陡坡、心跳和呼吸狀況覺得不妙。

 

看樣子有必要再豁出去一次,把其他module也都學一輪,讓知識的力量成為保健抗老的後盾,但更重要的還是要身體力行去執行正確的生活行為。

 

延伸閱讀:

隔行如隔山 - 真不是理組人

arrow
arrow

    vibrant2nar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